黑体辐射源节能涂料的特点:
1、涂层结构致密,保护内衬,有很好的耐磨、耐腐蚀性,延长窑炉使用寿命2 年以上。
2、与基体结合力强,涂层能渗透基体形成过渡层和涂层的结构,耐 机械冲击和热冲击,节能效果明显,工业锅炉节能率 5%~20%,工业窑炉节能率 6%~25%。
3、提高涂料的黑度,使其在波长 1~15μm 区间,发射率都在 0.95 以上,并对增黑剂进行了稳定化处理,提高了抗老化性能。
4、提高锅炉对燃料的适应能力,特别是低质燃料的适应性。
5、改善炉膛结焦现象,提高炉膛运行的稳定性。
6、减少锅炉的排烟温度,降低能耗。 另外黑体辐射节能涂料也可应用于:各种工业炉窑(陶 瓷窑炉、水泥窑炉),黑体辐射源哪家好,烧结炉、轧钢加热炉、沸腾炉、锅炉、反射炉、 退火炉、锻造炉锅炉管、石化裂解炉内衬的涂覆,及加热管外壁、焦炉立火道与炭化室隔墙,蓄热体等。
黑体辐射源发展史(二):
对黑体技术的研究,尤其是对黑体发射率技术的研制,从20世纪50年开始,一直断断续续地进行着。国内一些大学,对黑体发射率进行研究,并根据辐射换热原理,对当时的黑体产品研究出一套发射率的计算方法。同时,形成了对圆柱形黑体腔,黑体辐射源品牌,腔体长度和腔口之比(称为形腔比)为一个固定的模式。1998年,在*计量科研课题的研究中,*在基于等温和漫反射的基础上,应用辐射换热原理,导出了黑体发射率全新的计算公式,从理论上证明了只要黑体腔内表面温度均匀且为漫反射,黑体的发射率只与黑体的腔口面积与内表面面积之比、黑体腔内表面发射率有关,而与黑体的形状、黑体的温度无关,系统阐述了黑体发射率的理论,使得对黑体发射率理论的研究,向前迈进了一步,同时对于黑体的研制和生产,有着较大的指导意义。
对于腔式黑体,也是一个逐步发展过程。从开始研制出雏形黑体,到开始重视形腔比,因此改进黑体腔按照一定的形腔比设计,将黑体的性能进行提高;到开始重视黑体的等温段,尽量提高黑体的等温区域,将黑体的性能进一步提高;到目前为止,应用黑体发射率的理论计算公式指出的 改进途径,使黑体的性能又得到提高;这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在黑体的设计上,人们对于黑体的等温特性越来越重视,黑体腔内表面的温度均匀性已经作为黑体设计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因此对于有的黑体内表面温度均匀性较好的黑体,又称为“等温黑体”。对于黑体内表面温度均匀性的要求,将热管技术应用于黑体,黑体内表面等温效果很好,鄂尔多斯黑体辐射源,因此近代使用热管技术研制出的黑体,称为热管黑体。热管黑体是等温黑体的一种。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需要更高精度的黑体作为标准辐射源,尤其在300℃以下温度段。因此又发展了高精度的黑体,这些黑体辐射温度的准确度在(0.1~0.5)℃和0.01℃分辨率。
我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做实验与标定的黑体辐射源,用于红外标定的都是进口产品,如英国的 ISOTECH,EOI,CI的产品。法国的HGH,美国的Mikron,OMEGA的相关产品都不错。基本上黑体炉的国际市场是以美国*大,品质很好,但是进口成本太过高了,这严重限制了我国红外事业的发展,在初期,我国的广州飒特,武汉高德,华中数控等国内*的红外热像仪的生产厂家都是使用进口国外产品完成红外设备的校准,国内的热力学科研单位也是基本上用的国外产品。黑体的市场化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国红外事业的发展。 到本世纪初,我国主要科研单位加快了黑体产品的研发进度,黑体炉国产业化也发展很快,武汉凯尔文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产品性能也在不断提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不断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黑体辐射源温度范围:
黑体辐射校准源的有效温度范围从-40到3000℃
辐射率(发射率):
辐射率(发射率)的数值只能在规定的光谱范围内有效。在不同的光谱范围内,黑体辐射源厂家,根据温度修正表对测量装置进行校准。
辐射-校准方法:
辐射校准:通过一个非接触式的高精准度标准传递源对辐射腔体的温度进行测量,使用的发射率为1。辐射源的温度刻度被调整到高温计所测量的温度值。在规定的光谱范围内,辐射源的发射率为1(有例外情况:传递标准高温度计的发射率设置成小于1,这个设置也是黑体校准源的有效发射率,因此小于1)
接触式温度计校准:校准源通过一个内置的高精度热电偶(或铂电阻)测量并显示温度,在辐射腔体上开一个孔,通过一个经过校准的探针来进行测量。
温度精度
平均升温时间:是指校准达到规定的温度所需要的加热时间。
孔径/靶面
孔径是指校准源在校准时,发射腔体使用的大使用直径。对于大面积校准源,是指发射腔体大的使用面积。孔径的尺寸,对应不同的发射